亚马逊广告分享合集100篇
本文为小红书合集的文字版,集合到一起方便在电脑直接看。
如果能够帮到你,请帮我在小红书点赞,感谢你。如果想请我喝杯咖啡,文章底部可以赞赏一杯咖啡,我喜欢喝瑞幸的生椰拿铁~
01-亚马逊广告订单占比 50%,70%,90%,这种情况正常吗?
正常。广告占比并不是真的广告带来的订单。
假设广告订单占比 90%,停掉广告是不是订单只剩 10% 了?
肯定不可能呀!出单是一个复杂路径,对于卖家来说,很难知道消费者购买路径。虽然可以通过AMC看到一部分大概的路径,但具体的转化路径仍不清楚。
广告订单占比高。一方面可能是广告大量投放,拿到了主要的流量入口;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投放了太多的防守型广告,导致流量归因到了广告。
抢占广告归因并没有起到吸引购买的作用。消费者通过关键词 baby camera搜索进入 listing ,看到了里面的定位广告,用户觉得可能是一个不一样的产品,点击了这个广告,然后购买了。
这个过程定位广告会拿到一个订单,归因计算一个订单,而不是广告真正作用。
随着广告投放规模增加,归因作用会导致广告订单占比不停提高。我们不要去太关注归因作用,也不用去过多关注广告订单占比。只需要关注费比,费比=Acos*广告占比。
关注费比,就等于关注了广告本身投放效率 Acos,又关注了广告占比是否正常的情况。
02-广告投放如何提高品牌流量效率?
广告应该关注整体效率,而不是单个投放的效率。
站内流量来说,分为品牌流量和非品牌流量。
品牌流量的效率提升需要规划产品的布局,减少点击广告次数,减少无效的广告跳转。
产品的前后顺序调整,实现更精准满足用户需求,尽量一次点击成交。比如品牌流量成交前,用户点击了 5 次不同广告,能不能通过广告链路调整,让其点击 2 次广告就成交,降低了 3 次点击费用。
03-广告效果的结果数据有哪些?
impression曝光:被看到了广告。
click点击:看到之后点击了广告。
sales销售额:消费者消费的金额。
orders订单:消费者产生的订单。
spend花费:广告花了多少钱。
其他的CTR,CVR,Acos,CPC,CPA等都是比值数据,由于上面的结果数据会变动,将两个数据转换为一个数据,更直观。
CTR点击率就是点击/曝光;CVR转化率就是订单/点击;Acos花费占比就是花费/销售额;CPC单次点击成本就是花费/点击;CPA单次订单成本就是花费/订单。
这样可以更直观看到广告的效果衡量。
04-CPC和CPM计费有什么不同?
目前亚马逊站内广告有CPC和CPM竞价方式。
CPC 曝光免费,用户点击时才收取费用,采用第二竞价原则,即你的实际花费比你刚刚击败的对手价格略高,一般为高$0.01。
CPM 曝光就收费,每千次有效曝光收取费用。有效曝光指50%像素以上被看到,且超过了1秒钟。CPM方式竞价会采用品牌流量保护,防止产生垃圾曝光影响品牌声誉。
05-处于一个偏蓝海的市场,如果去投偏长尾词有流量瓶颈,投大词转化低 CPC 贵,成本扛不住,该怎么办?
1、扩量现有长尾词。保持广告能24 小时在线,缓慢提高 Bid和预算,增加Bid流量也不增长的时候说明流量干净了。
2、大词的CPC贵,且转化低,说明不是很精准,在同类商品的竞争优势不大,大词可以降低投入,预算更多给有明确优势的ASIN定投,和其出单词上。
3、测试大词上的一些投放策略。SP/SB等的位置,素材,是否能够增加转化。
4、测试一些分时:基于成交高峰期的分时、竞争对手的广告展示时间,deal 时间,对手不跑deal时间展示等等分时策略优化 CPC 降低。
5、如果点击率高,SB 可以用 CPM 方式投放。但这个要根据实际广告效果数据。假设千次曝光成本为 $40,CTR 1%,就有10次点击,CPC 就是 4。假设点击付费CPC是 5,那么在点击率转化率差不多的情况下更适合使用 CPM 方式。
要整体看,不能单看某一条广告。可能归因导致长尾词效果好,特别是高客单价的,成交决策周期长。
06-portfolios,campaign,group之间是什么关系?
简单一些的理解:
Portfolios是一所小学。
Campaign是里面的年级,一年级,二年级……。
Group是班级,一年级的1班,2班……。
Targeting是班级里的学生,小明,小红,韩梅梅……。
Portfolios是一个虚拟组合,可以将多个Campaign组合在一起,之间只是汇总数据的关系。
Campaign是一个广告活动,里面可以有很多个Group。不仅仅是数据汇总关系,是一种投放影响关系。
Group最小的广告管理,包含多个Targeting。
我创建了一个圣诞投放Campaign,可以设置投放时间段、预算、投放策略、否定;里面有好多Group,都采用Campaign的设置。我用多个Group来布局,每个Group都可以选择不同或者相同SKU来投放不同的内容。
07-广告花费为什么会超过设置的预算?
每日预算按一个日历月期间的平均值计算。在任何一天的花费都可以少于或多于平均每日预算的 25%(目前可以设置25%和100%),这种灵活性对于高流量时期非常有益。
08-什么时候用CPC?什么时候用CPM?
CPC:
1、对产品转化有信心;有特定流量场景;
2、使用CPM获取流量低转化率,用于优化低转化产生的高曝光费,竞争对手促销阶段的定投。
CPM:
1、对品牌有信心;只有比较泛的流量场景;不是很在意广告转化;
2、使用cpc拿不到有效曝光,点击率特别高优化成本,大促前的预热广告。
09-不同位置的广告位要怎么选择?
广告位置有:Top of search(first page),rest of search , product pages。以及off amazon。
分别是指搜索页第一页的第一行,搜索页的其他部分,产品详情页中和其他非搜索页中(可能是deal页面,也可能是购物车页面)
这里面点击率最高的就是top of search,会花费大量的预算,如果产品本身的转化很好,可以把大部分流量够倾斜到这里。或者,需要占据该词的大部分流量和竞争对手对抗,也要把预算都倾斜到TOP。
rest of search 来说,新品期,预算有限,产品竞争力不足等情况下,尽量让预算消耗在这里。能够保持有较长时间的曝光,以便获得更多流量。
product pages,这部分一般在吃产品流量,而非关键词流量,如果有特别对关键词流量的追求,这部分尽量少。或者该关键词下的产品差异较大,要减少这部分,使用ASIN定投。
10-所谓广告得分真的存在吗?
不确定。但大概率是不存在的。即便有也不是给广告评分,而是给SKU评分,我说的是SKU,甚至都不是listing,因为SKU还有库存因素。
网上所谓的很多广告竞价的逻辑,但凡是跟广告得分有关系的,都是有问题的。主要是逻辑上不通,亚马逊不可能做算法的时候,给很多个例写规则,一定是一个大的通用的规则,而网上大多数说的逻辑都存在逻辑漏洞。
你可能听说亚马逊广告费的计算方式:
实际CPC=下一位广告排名分/你的广告质量分+0.01
广告主A:Bid $2.00,质量分0.9,广告排名分=2.00*0.9=1.80
广告主B:Bid $1.50,质量分0.8,广告排名分=1.50*0.8=1.20
得出广告主A为第一名,B为第二名。说以对A来说下一位就是B,广告主A的实际CPC=B的广告排名分/A的广告质量分+0.01=1.2/0.9+0.01 =1.34. 看起来挺合理的对吧,1.34也确实比出价2低。
但我们把上面的参数稍微修改一下。
广告主A:Bid $1.015,质量分0.89,广告排名分=1.02*0.89=0.903
广告主B:Bid $3,质量分0.3,广告排名分=3*0.3=0.9
广告主A的实际CPC=B的广告排名分/A的广告质量分+0.01=0.9/0.89+0.01 =1.02
竟然比出价Bid还高,这不就是逻辑有问题吗!